1.女修
女修是颛顼帝的后代,女修在织布时,一只燕子在她面前产下了一个卵,女修吃了这枚燕子蛋后生下了儿子大业。
2.大业
大业娶了少典氏头领的女儿女华为妻,女华为大业生下一子叫大费。
3.大费(还可称为伯益或者柏翳)
大费曾经协助过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后在大禹的引荐下,舜帝赐予大费一枚墨玉,还将一名姚姓女子赐予大费为妻。
大费在舜帝身边做官,负责驯化鸟兽,因此被称为柏翳,舜帝赐大费一族嬴姓。
4.费昌
根据《史记》的推断秦国世系传承至此时有断代
当年大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是鸟俗氏的祖先;另一个叫若木,是费氏的祖先。若木这一支的费昌是大费的玄孙,其部族成员有的生活在中原地区,有的生活在戎狄地区。
费昌生活的年代是夏桀执政时期,费昌带着部族离开了夏国,投靠了商汤,费昌后来为商汤驾车,并在鸣条之战中协助商汤打击败了夏桀。
5.孟戏、中衍
大廉这一支的孟戏、中衍两兄弟是大廉的玄孙,都在为商王室效力,中衍干的还是家族老本行为商王太戊驾车。
从太戊帝开始,中衍的家族世代为商王室效力并立下很多功劳,嬴姓一族也自此开始有了名气,后来成为诸侯。
6.中潏(yù)
中衍的玄孙中潏,定居在西戎地区,带领部族保卫西垂。
7.蜚廉
蜚廉是中潏的儿子,蜚廉善于奔跑,效力于商纣王,周武王率诸侯联击败商纣王时,蜚廉率军在商朝北方作战,返回时纣王已死,蜚廉死后葬于霍太山。
《史记》还记载了一件关于蜚廉的趣事,就是蜚廉为纣王征讨北方,回来时发现纣王已经死了,无处禀报战乱,就在霍太山建了一座祭坛向纣王报告。在此过程中,蜚廉发现了一个石棺,上面的铭文说:“上天不让你死于殷亡之乱,赐予你石棺来光耀你的家族。”
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个叫季胜,恶来是秦国的先祖,季胜是赵国的先祖。
8.恶来
恶来是蜚廉的儿子,恶来力大无穷与父亲一起为商纣王效力,恶来在周武王伐纣战争中战死。
9.女防
女防是恶来的儿子,恶来死后成为恶来的继承人。
10.旁皋
旁皋是女防的儿子,女防去世后成为继承人。
11.太几
太几是旁皋的儿子,旁皋去世后成为继承人
12.大駱
大駱是太几的儿子,太几去世后成为继承人。
13.非子
非子带领部族定居在犬丘,善于畜牧,特别属于养马。因为非子有养马这一技能,周孝王安排非子管理汧河和渭河之间马场的马匹,在非子的精心经营下马场的马匹大量繁殖。
周孝王想着让大駱把非子立为继承人,可是因为各种原因非子没有被立大駱为继承人。
后来周孝王将秦地做为封邑,封给非子,让非子负责嬴氏先祖的祭祀,号称秦嬴。
14.秦侯
非子去世后由儿子秦侯继承封邑,在位十年后去世。
15.公伯
秦侯去世后由其子公伯继承家业,在位三年后去世。
16.秦仲
秦仲在位期间,西戎背叛了周王室,诛灭了定居在犬丘的大駱一族。
周宣王即位后,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率军征伐西戎。
秦仲在与西戎的作战中战死,在位了二十三年。
17.秦庄公(名其)
秦仲战死后,其长子秦庄公即任。周宣王在秦仲战死后召见了秦庄公兄弟五人,大手一挥给予秦庄公7000人的军队,告诉他们去为父报仇。
后来秦庄公兄弟五人率军击败犬戎,周宣王将大骆的封地犬丘分封给秦庄公兄弟五人,并封兄弟五人为西垂大夫。
秦庄公着族人在先祖故地西犬丘定居,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世父。
世父说:“当年西戎人杀了我的祖父秦仲,我如果不除掉西戎王,就不再进入犬丘城。”将继承资格让给了弟弟秦襄公。秦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后去世。
18.秦襄公(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在位12年)
秦襄公即位后的第二年,他哥哥世父被西戎俘虏,而后西戎人又将世父放了回来。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周王京镐京杀了周幽王。
在周王室危亡之际,各诸侯国都没有出兵救援周王室,只有秦襄公派出部队营救周王室,护送周平王到达洛阳,秦襄公的军队作战勇猛,为保全周王室立下战功。
新即位的周平王将秦襄公正式册封为诸侯,还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吧被犬戎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周王室故土封给了秦襄公,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征伐西戎的途中去世,其子秦文公即位。
19.秦文公(公元前766年—公元前716年,在位50年)
秦文公在位期间,秦国开始营建城邑,设立了史官记录国家历史,使百姓受到教化;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归己所有,将秦国国土延伸到岐山以西;创建刑法制度。
秦文公的太子秦竫公,还没继位便去世了。秦文公立秦竫公之子秦宁公为储君,秦文公去世后秦宁公即位。
20.秦宁公(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在位12年)
秦宁公在位期间,迁都于平阳,秦国不断向西扩张,国力不断增强。
秦宁公即位时年仅10岁,在位12年去世,去世时年仅22岁。秦宁公留下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三子秦出子。
21.秦出子(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在位6年)
秦出子是秦宁公的幼子本没有机会继承秦国国君之位,但是在秦宁公去世后,秦国权贵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等人联合了废了应该继承秦国国君之位的储君秦武公,然后拥立秦出子为新的秦国国君。
秦出子继位时年仅5岁,秦出子在位6年后,弗忌、威垒、三父这几个权贵大臣将11岁的秦出子杀害,立原太子秦出子的哥哥秦武公为国君。
22.秦武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在位,在位20年)
秦武公即位后诛灭了拥立自己的权臣弗忌、威垒、三父(我个人觉得这三位要么就是被秦武公所迷惑,要么就是脑袋有包,迷之操作),加强了秦国国君的权威。
秦武公在位期间,秦国开疆拓土,吞并了戎狄的大片土地,秦国开始在扩张的领土上设县,后来秦国的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秦武公二十年(公元前678年),发生了一个历史大事件就是晋国的曲沃代代翼,同年秦武公去世,秦武公也开了用活人殉葬的先例,秦武公用了六十六个活人陪葬。
秦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白,在秦武公死后没能继位,受封于平阳,秦武公的弟弟秦德公继位为秦国国君。
23.秦德公(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在位1年)
秦德公即位后长期住在雍邑的大郑宫,后来通过占卜将秦国都城迁到雍邑,在位时秦德公确立了伏日祭祀,用吃狗肉的方式来抵御热毒邪气。
秦德公在位仅一年后去世,时年34岁,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幼子秦穆公。
24.秦宣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在位,在位12年)
秦宣公在位第四年,秦国修筑了密畤,秦宣公在位期间秦国在河阳与晋国交战,秦国取得了胜利,秦宣公在位12年后去世,秦宣公有九个儿子都没被立为秦国国君,秦宣公的弟弟秦成公即位为秦国国君。
25.秦成公(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在位,在位3年)
秦成公在位三年后去世,秦成公有七个儿子年龄较小,秦成公将国君之位传给了弟弟秦穆公。
26.秦穆公 任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在位39年)
秦穆公在位期间,秦国国家实力大增,多次击败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而后秦军四处出击,开疆拓土,基本占据了关中地区,属于一代雄主,但是在秦穆公去世时倒行逆施陪葬者有一百七十七人,这一行为也被后世人所诟病。
秦穆公有40多个儿子,去世后秦穆公的太子罃即位,即秦康公。
27.秦康公 罃(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8年,在位12年)
秦康公的母亲穆姬是晋文公的姐姐,秦康公还是太子时曾接受父亲秦穆公的命令负责率军护送自己的舅舅晋文公回国继承君位。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武装冲突,秦康公去世后,其子秦共公即位。
28.秦共公(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4年,在位5年)
秦共公在位五年去世,其子秦桓公即位。
29.秦桓公(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在位,在位27年)
秦桓公在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秦国与与晋国之间为各自国家利益的较量,两国互有胜负,去世后其子秦景公即位。
30.秦景公(公元前577年—公元前536年在位,在位40年)
秦景公在位期间还是秦国与晋国之间各种较量,秦国的国家实力在秦景公在位期间不断增强,秦景公去世后其子秦哀公即位。
31.秦哀公(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在位,在位36年)
秦哀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辅佐下率军攻入楚国国都郢都,楚王逃亡至随国,
楚国大夫申包胥来到秦国,为楚王向秦哀公求救。秦哀公一开始没同意出兵救援楚国。但是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哭了七天七夜,还绝食七天。
秦哀公最终被申包胥说动,派出了五百辆战车援救楚国,在秦国的援救下楚军击败了吴军。
秦哀公去世后,因秦哀公的太子秦夷公早逝,秦夷公之子秦惠公即位为秦国国君。
32.秦惠公(公元前501年—公元前492年,在位10年)
秦惠公在位十年去世,在位期间晋国内部各大公卿势力发生大内斗,但是在这期间秦国方面没有任何反应,秦惠公去世后,儿子秦悼公即位。
33.秦悼公(前491年—前477年在位,在位15年)
秦悼公十二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秦悼公在位十五年后去世,其子秦厉共公即位。
34.秦厉共公(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在位,在位34年)
秦厉共公在位期间,秦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秦国也不断的出兵开疆拓土,其中有两次征讨西戎的记录分别是:秦厉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秦国出兵在黄河边修筑护城河,同时出兵两万进攻西戎大荔,夺取其王城。厉共公三十三年(公元前444年),秦国出兵征伐义渠,俘虏其国王。
秦厉共公在位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在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53年)时,晋国的大夫韩、赵、魏三家联合击败晋国实力最强的智氏,而后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智氏的族人智开和智宽先后率族人逃亡到秦国,秦厉共公也收留了他们。
秦厉共公去世后,其子秦躁公即位。
35.秦躁公(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在位,在位14年)
秦躁公在位期间义渠国出兵向秦发起大规模进攻,兵峰直至渭水边的蒿域,最后义渠大军还是被秦军击退。秦躁公去世后其弟秦怀公即位为秦国国君。
36.秦怀公(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在位,在位4年)
秦国朝政此事已经落入宗室贵族手中,秦怀公四年(公元前425年),秦国庶长鼌(cháo)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太子昭子早卒,次年秦国权贵立秦怀公之孙为国君,就是秦灵公。
37.秦灵公(公元前425年在位—公元前415年,在位10年)
秦灵公去世后 ,灵公的儿子秦献公没能继承国君之位逃亡至晋国,秦国权贵拥立秦灵公的叔父秦简公为秦国国君。
37.秦简公 悼子(公元前415年—公元前400,在位16年)
秦简公,名悼子,是秦灵公的叔父,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进步的改革,还发生了三家分晋的历史大事件,简公去世后其子秦惠公(我们暂且叫这位惠公为惠公二号)即位。
38.秦惠公(惠公二号,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在位13年)
为与秦哀公之子秦惠公区分,一般称秦简公之子为秦后惠公。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国出兵入侵蜀国,而后出兵攻占了南郑。秦国攻下南郑后秦后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公继位。
39.秦出公(公元前387年—公元前385年在位,在位2年)
秦出公即位仅两年后,又是秦国的庶长联合宗室贵族联合杀害了出公及出公的母亲,拥立秦灵公的儿子秦献公为国君。
由于秦国自秦灵公到秦出公这段时间频繁更换国君,朝政混乱,史称“四代之乱”,原属于秦国的黄河以的西地区也被魏国攻下。
40.秦献公(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62年在位,在位23年)
秦献公在位期间,废除秦国的人殉制度,迁都栎阳。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军深入河东,与魏军在石门大战,此役秦军大胜,斩杀魏军六万。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韩、魏、赵三国混战,秦献公趁机派兵进攻魏国少梁,大败魏军,还俘虏了魏将公孙痤。
秦献公去世后,其子秦孝公即位。
41.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在位23年)
秦孝公在位期间,秦孝公重用商鞅对秦国进行改革,史称“商鞅变法”。
经过改革变法后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实力大增。为其后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秦孝公去世后其子秦惠文王即位。
42.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在位共27年)
秦国国君自秦惠文王开始称王,秦惠文王即位时年仅十九岁,一即位就杀了商鞅,但是却一直沿用商鞅的政策,还重用了战国第一大忽悠张仪。
在位期间秦国四处出击吞并了西部戎狄大片土地,数次击败各诸侯国,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出兵吞并巴蜀,秦国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秦国对关东六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日后秦灭六国打下基础。秦惠文王在四十六岁时去世,其子秦武王即位。
43.秦武王(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07年,在位4年)
秦武王在位期间,秦武王驱逐了大忽悠张仪和魏章,开始设立丞相,分别任命甘茂、樗里疾担任左丞相和右丞相,出兵平定了蜀地的叛乱、出兵攻下宜阳,此战秦军诛杀韩国军队6万人。
秦武王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举鼎,喜欢与一群大力士比谁力气大,他还任命了一批没啥能力但是力大无穷的大力士为高官,比如乌获、孟说等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比赛举龙文赤鼎时,可能是秦武王一时大意了在轮到自己举龙文赤鼎时脱手,砸断胫骨后气绝而亡,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此时秦武王还没后嗣,秦武王的弟弟们展开了对秦国王位的争夺,最终在楚国外戚势力的支持下秦昭襄王即位为王。
44.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在位56年)
秦昭襄王是秦武王的弟弟,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支持下成为秦王,即位时年仅十九岁。
昭襄王在位期间一直处于楚国外戚权贵和秦国宗室权贵的控制下,直到在位的第四十一年,自己已经六十岁时听从了魏国人范雎的建议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驱逐四贵(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然后拜范雎为相。
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奠定了秦统一全国战争的胜利基础,秦昭襄王在位了五十六年,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都是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攻下周王京洛阳,俘虏了末代周天子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周王室八百年的传承。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因为昭襄王太能活了,熬死了自己的太子悼太子,另立秦孝文王为太子,昭襄王去世后,秦孝文王即位。
45.秦孝文王(公元前251年在位,在位仅3天)
孝文王于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被立为太子,做了十四年的太子,即位时已经年近五十,秦孝文王在为昭襄王服完丧期后正式即位,可是孝文王即位仅三天后去世。
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可是孝文王最宠爱的正妃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在大商人吕不韦的运作下,华阳夫人收了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为养子,异人改名为子楚,子楚的生母是不受孝文王宠爱的夏姬。
就这样子楚成为了当时还是安国君的孝文王的嗣子,孝文王即位仅三天去世后,太子子楚即位为秦王。
46.秦庄襄王 子楚(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在位,在位3年)
秦庄襄王在大商人吕不韦的一系列运作下最终成为秦王,在即位后庄襄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后匆匆下线,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庄襄王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政继承秦王之位。
47.秦始皇 政(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在位37年)
这位大咖的事迹,不必我在这里过多赘述了吧,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正式称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去世时50岁。
48.秦二世 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在位3年)
这位的事迹也不用我多赘述了,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被赵高杀害。
49.子婴(公元前207年在位,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被赵高立为皇帝,后来去掉帝号称王,即位仅一个多月后被项羽杀害。